“律师机器人”走进广东贫困村

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平台系统可望助力提高乡村治理

金羊网讯 记者李春炜报道:这几天,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不但能解答各式的法律问题,还能远程和“律师团”小伙伴一起,协助完成乡村基层的部分法律工作。

在展示现场,各类“律师机器人”有自行移动式,也有类似ATM柜台式的。有法律援助需求的人,通过触屏,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了解所需要的法律条文。需要进一步咨询,还能和“律师客服”直接视频对话。主创团队介绍,这在法律顾问力量还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来说,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这个平台是人与机器人的有机结合,前方有‘驻村’的‘律师机器人’,后方还有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24小时在线,为村民提供远程调解、远程法律咨询、远程书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主创团队主要负责人,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超本告诉记者,平台可连接律师事务所、法院、司法局等。村民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视,就能连线大城市的律师,能缩减调解流程和时间,还能节省调解成本。

不久前,随着“律师机器人”的上岗,陂蓬村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正式开始运行。多方协力之下,成功调解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据介绍,调解现场的墙上挂着一台大电视,桌上安装了可视化对讲系统等设备,旁边还有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机器人”,并设有当事人、调解员、书记员等座位。调解会由村支书主持,依据程序规范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获得了当事双方的认可。

陂蓬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陂蓬村是省定贫困村,村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虽然已有村居法律顾问,但仍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法律服务需求。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正能有效弥补农村法律资源欠缺等“法治短板”。据介绍,近年来,村里一年有五六十起纠纷,而村居法律顾问一个月只能服务一次,大多数纠纷还得靠村干部来调解。这要花费村干部很多时间和精力,调解效果也一般。

陂蓬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说,为此,该村在对口帮扶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创建了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精准化、便捷化服务,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乡村治理能力,让大家劲往一处使,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进村既是便民惠民的举措,更是加强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需要,对破解农村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李超本说,希望通过这次尝试获得经验,从而推广到全国需要这项法律服务的地方。